融汇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互联网到处是智商税

2021-09-15| 发布者: 融汇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监管对这些“伪概念”从不手软。就在9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科普|“干细胞化妆品”是个伪概念...

尤其在新消费领域,各种与“健康”相关的概念始终打着“高大上”的旗号,收割消费者的智商。如网络平台上遍布的“负离子水”、“排毒泡脚桶”、“口服胶原蛋白”、“口服玻尿酸”,以及“轻松甩掉小肚腩、大象腿”的疯狂甩脂瘦身机,和“一边吃、一边瘦”、“有效减肥不反弹”的代餐奶昔、代餐棒等……

监管对这些“伪概念”从不手软。就在9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科普|“干细胞化妆品”是个伪概念》的文章,直指干细胞技术在医学领域大多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在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尚无干细胞在美容、抗衰方面的研究。

在此之前,打着可“冻龄”、“逆龄”、“提高免疫力”等旗号的"干细胞"概念产品在美容领域持续走红,并在市场上面取得了巨大的增长。

燃财经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干细胞”,与之相关的“干细胞精华”、“干细胞面膜”、“干细胞胶囊”,以及“干细胞滴眼液”等等产品层出不穷且价格较贵。一瓶60粒装的“干细胞营养素”原价竟然高达近千元,而在折后的价格也在500元以上。在产品介绍上,明确写道“干细胞营养素可以维持干细胞平衡,辅助人体自然处理衰老的干细胞。可以给您想要的健康年轻态,即皮肤紧致、肤色变白、头发增多等等。”

来源 / 淘宝 燃财经截图

在该产品的评论区,不乏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表示,“吃了一段时间肤色均匀了”、“抗氧化效果还不错”、“第二次回购,效果真的很好”……

就在众多消费者拥簇在“干细胞化妆品”周围,期待凭借这一先进的护肤理念留住青春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文章直指其是“伪概念”,并表示,2021年国家药监局修订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未收录名称含有“干细胞”的化妆品原料。目前,国家药监局未注册或者备案任何干细胞相关的化妆品原料。“植物干细胞”本质上是一类植物细胞,只能分化为其他类型的植物细胞,不能分化为人的细胞。

毫无疑问,和此前打着“养颜”的“口服胶原蛋白”一样,打着“干细胞”概念的化妆品又一次收割了一大批想要变美人士的智商税。

直播电商从业者、营销顾问王福分析到,“干细胞”概念之所以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割到消费者,其实是“信息差”在作怪。在王福看来,信息差是割韭菜的本质。

“信息差即商家或者品牌对某一个概念有所了解,可以很好地提取到这个概念中最为吸引消费者的点,并将之放大,从而吸引消费者消费。对于并不了解行业的消费者来说,只看到了被放大的有效果的点,却没有去探究其本质。”

http://www.wnfcw.cn/1309433.html http://www.wnfcw.cn/1314599.html http://www.wnfcw.cn/1315259.html http://www.wnfcw.cn/1315460.html http://www.wnfcw.cn/1315463.html http://www.wnfcw.cn/1315564.html http://www.wnfcw.cn/1315566.html http://www.wnfcw.cn/1315568.html http://www.wnfcw.cn/1315569.html http://www.wnfcw.cn/1315570.html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一些未知的新领域、新行业会成为智商税收割的首选场景。究其原因,在于当消费者对某行业有所了解后,减少了信息差,也就失去了割韭菜的先天优势。

实际上,不仅仅是在新消费领域。理财投资,也是智商税黑话的重灾区,最典型的便是“9.9元理财课”。在该类型理财课的宣传中,“9.9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9.9元轻松让你实现财富自由”……类似的话术,让不少年轻人自投罗网,成为韭菜。

知乎用户“半醒的梓涵”写道,传说中,国人有四大智商税:小孩怕笨、女人怕丑、男人怕穷、老人怕老。一旦戳中痛点,再正常的人,遇到陷阱都会突然智商欠费。而根据这些痛点,药品、护肤品、理财投资和保健品理所当然成了重灾区。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融汇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融汇网 X1.0

© 2015-2020 融汇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