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央举行彭德怀追悼会,有人反对浦安修参加,组织部批示:她可以

2021-10-12| 发布者: 融汇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1991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同志收到了一封来信,当他打开来信阅读的时候,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他被信...

1991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同志收到了一封来信,当他打开来信阅读的时候,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他被信中的内容所感染,更向来信之人发出了深深的敬意。

原来这封信件,是彭德怀元帅的妻子,浦安修同志写给杨尚昆的,而在这封信送到杨尚昆面前的时候,浦安修已经去世了,这封信正是她去世前一天,托人交给杨尚昆的。

而浦安修之所以在去世前写这封信,是为了让杨尚昆完成自己的遗愿,在这封信,浦安修如此写道:

“为彭老总光辉、伟大、革命的一生写一本传记,是我多年的愿望,也是我应尽的责任,在病中更是终日萦绕于我的心头……您是最了解彭老总的老战友,我希望彭老总的传记能得到您的亲自审查,重托了!”

其实浦安修晚年,就一直在为彭德怀元帅传记一事奔波,她为了将彭德怀元帅真实的一生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辞辛苦,亲自深入湖南、江西、山西等省,在彭德怀元帅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调查,其中像井冈山、娄山关、赤水河畔等等,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留下了浦安修的足迹。

可惜的是,这本传记还没有完成出版,浦安修同志便去世了,但在她临死之前,却依旧念念不忘这本传记的完成情况,所以留下了这封信,希望得到杨尚昆同志的关照,能将真实的彭德怀还原出来。

当然这本传记,最终在1993年得以出版,而这本由中央军委负责编写历时多年才见世的巨著,在出版后也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给人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彭大将军”,如果浦安修同志若泉下有知,肯定会极为欣慰。

回到正题,从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浦安修对于彭德怀元帅真是情真意切,尽管他们二人携手度过的岁月一度充满艰辛,但浦安修自始至终,对于彭老总都是无怨无悔。

不过浦安修一生虽然为彭德怀元帅做了很多事,但是曾经也有一些人对她有过误解,例如1978年12月24日,中央为彭德怀举行追悼会时,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

原来当时的浦安修,因为和彭德怀有过“离婚协议”的缘故,所以很多人表态她不适合参加彭德怀追悼会,甚至也有一些人,坚决反对她参加彭德怀追悼会,认为她在彭老总最艰难的时候,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义务。

就这样,浦安修是否有资格参加彭德怀追悼会,众人议论纷纷,当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都不明真相,甚至彭德怀元帅的侄女彭梅魁,她也认为浦安修不能参加彭德怀追悼会。

很快,此事被负责彭德怀追悼会的中央组织部领导知道了,对于浦安修是否能参加彭德怀追悼会,组织部也给出了批示。

其中组织部领导认为,这对夫妻的一生是赤诚相爱,忠实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而彭德怀和浦安修同志,之所以会有“离婚协议”,是在那种特殊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不正常关系,所以中央予以理解,依然认定她是彭德怀的夫人,她完全可以参加彭德怀追悼会。

诚然,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彭德怀和浦安修的“离婚协议”,那么她确实不能参加彭德怀元帅的追悼会,甚至一些人可能还会觉得,浦安修当时和彭德怀元帅离婚,这是她极其错误的一件事情。

但是大家也要明白,任何事情都要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去看待,如果我们仅仅以现在的眼光,去评价浦安修的所作所为,那只能说是片面的,甚至苛刻的。

所以中央做出的这个决定,依旧将浦安修视为彭德怀的夫人,这恰恰是最深入人心的,因为他们二人的分开,本身就是一种无奈,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权宜之计”。

例如当时彭德怀元帅,他明知自己的处境艰难,为了不连累他人,这才急于和他人撇清同自己的关系,当然在这些人里面,就包括浦安修,作为自己的妻子,彭德怀元帅肯定是深深爱着她,但他也要处理好和浦安修的关系,所以“协议离婚”,其实更多是无奈之举。

可中央尽管表明了态度,依旧将浦安修视为彭德怀的夫人,并对她给予谅解,但浦安修同志却因为此事,后半生始终充满愧疚,而在中央为彭德怀举行完追悼会后,浦安修便决定以实际行动去挽回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过失”。

当时浦安修被组织任命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她便对自己约法三章,其中浦安修坚定的要求自己,在一切场合,都不能以彭德怀夫人自居,并且她还严格按照彭德怀的作风,要求自己的生活水平。

例如中央为了照顾她的生活,特意为浦安修准备了一个小院居住,但浦安修知道后,并没有接受组织上的关照,坚持居住在个人宿舍里面,除此之外,总政治部门还曾建议恢复她的行政关系,让军队来料理她的日常起居,对此浦安修都是婉言谢绝。

因为浦安修认为,自己丈夫彭德怀就是一个一身正气的人,虽然他去世了,但这种作风,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文章至此,其实笔者更认为,抛开彭德怀元帅不谈,浦安修同志本身也是一位一身正气的党员。

毕竟她为革命献身了大半辈子,即使没有彭德怀元帅,她享受一些待遇也是合情合理的,但这位一二九运动培养出来的先进女性,却牢记自己的革命理想,勤勤恳恳做奉献,却不求回报,这确实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中央还曾给彭德怀元帅补发了生前的工资,共计四万八千多元,但是对于这些钱,浦安修虽然是亲自处理并接手的,但她自己却分文未取,完全按照彭德怀生前遗愿执行。

其中浦安修将这批钱,分成了数份,她留给彭德怀侄子侄女一份,还赠给了彭德怀家乡,湖南湘潭乌石小学一万元,除以上的安排之外,浦安修又找到彭德怀生前的警卫景希珍,以及给彭老总当过秘书和司机的几位同志,交给他们一部分钱。

因为这些人,曾经都因为彭德怀元帅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早在彭德怀生前,对他们就很是愧疚,所以浦安修此举,希望能对他们进行点补偿。

而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这笔钱还剩下一万五千多元,这时浦安修又拿出五千四百四十元,给彭老总补交了党费,剩余的近万元,浦安修丝毫没有留下,悉数上交中国人民银行,转做国家经济建设费用。

对于浦安修的这些作为,很多党内同志都很佩服,但也有一些人劝她,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因为浦安修本身就没有子女,她如果不给自己留点积蓄,万一以后发生什么情况她又靠什么生活呢?

对于这些言论,浦安修同志虽然不认可,但她也知道这些人是为自己好,因此浦安修总是这样回答别人:“我在中央纪委工作,是检察人家的,就要带头保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生活要低标准,工作要高标准,自己做不好,就不好说别人。”

说到这里,笔者又有了新的思考,因为中国人一向是比较含蓄的,尤其在婚姻问题上,很多人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但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携手一生,又是相伴一生,但是彭老总和浦安修的结合,其实在笔者看来,他们已经超越了相伴的意义,可谓是“同归”。

什么是“同归”?这不仅仅限于两个人携手共进,生活在一起,更是两个有着共同理想的人,共同人生观乃至于世界观的人,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

放在彭老总和浦安修身上,他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同甘共苦建设一个强大的祖国,解放劳苦大众,而彭德怀元帅,他用一生去向世人诠释了自己的理想,并身体力行做到了言行合一,当然浦安修也继承了丈夫的理想,去将其发扬光大。

事实也再次证明,伟大的人是可以起到带头作用的,因为彭德怀元帅从小就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他看到过这个世界上所有悲惨不幸的生活,这才使得他走上了革命之路。

与之相反的是,浦安修从小在上海长大,是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培育出来的女性,她或许明白国家的屈辱,但对于那个年代,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却难以深入了解,可是在彭德怀的影响下,她依旧做到了转变,成为了一个信念坚定,无私奉献的党员,这是难得可贵的。

文章写到这里算是结尾了,今日重提这段历史往事,就是希望我们后人能将彭德怀元帅的这种拳拳爱国之心发扬光大,或许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人却是可以起到带头作用的,让我们能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人开始,做一个一身正气的好人!


布谷医生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融汇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融汇网 X1.0

© 2015-2020 融汇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