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鱼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犹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彩电还是人们追求的四大件之一,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彩电的关注度也逐渐下滑。 尤其是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普及后,市场对电视的需求一落千丈。而在这个过程中, 不少昔日的“彩电巨头”也逐渐走向没落,长虹就是其中之一。
10月26日,四川长虹公布财报。与去年三季度相比,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下滑。 在今年三季度,四川长虹的营收为236.43亿,同比下滑10.29%,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0.47%为7699.92万元。 要知道,在七八十年代,长虹电器可是最令国人感到骄傲的民族品牌之一,正如它所宣传的那样“天上彩虹,人间长虹”。
曾经的国内“电视一哥”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长虹有着6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 彼时,四川长虹还是国营长虹机器,因为拥有军工品质的好口碑,在后期进入家电市场后备受消费者青睐,再加上进口的电视生产线以及实惠的价格,长虹迅速打开了市场。 根据此前的数据,在国内的电视市场长虹一度占据超35%的市场份额,并且连续20年蝉联销售冠军。
电视产品的热销,也让长虹收获了不错的业绩,在1997年其净利润达到26亿元。 作为对比,四川长虹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的净利润只有2.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5亿元。 彩电正在被年轻人“抛弃” 不过,长虹电视的辉煌却没有在21世纪延续下去,这一点从其近两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中就能窥得一二。
不可否认,三季度四川长虹业绩表现不佳,与彩电市场日渐低迷有关。 近几年,电视可选的替代产品越来越多,例如智能投影机,激光电视等,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超大画面。 因此,电视正在逐渐被年轻人“抛弃”,一项关于年轻人居家生活的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在搬家时最倾向优先丢掉家电产品中,电视机排名第一。
另外,奥维网统计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已经连续7个月下滑,在今年1-9月,下滑幅度达16%。 而长虹电视的销量也早已被创维、TCL等品牌超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长虹陷入如今的境地并非全是电视行业不景气的原因。 事实上,早在2010年起,长虹电视就开始走下坡路,而在这个过程中的战略决策失误,更是导致长虹最终走向没落。
三次战略失误,终走向没落 其一,长虹试图垄断彩电市场却“翻车”;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国内消费者开始重视家电产品的品质和功能,但长虹并没有及时察觉市场的变化,仍然沉迷于价格战。 长虹也因此忽视了技术的创新,竞争力自然被逐渐削弱。 最值得一提的是,长虹还试图垄断彩电市场,拿下了国内70%的彩色显像管产量。
要知道,彩色显像管是电视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毫无疑问,长虹这次战略决策是一场豪赌,而最终这场豪赌以失败告终。 长虹垄断行业的野心显现后,在业内遭到其它彩电巨头的联合抵制,结果可想而知,长虹电视销量惨淡,而此前囤积的彩色显像管反而变成累赘。 数据显示,因为这项决策失误,在2004年长虹的亏损金额达到36.81亿元。
其二、长虹盲目拓展市场,却被美企赖账; 此后,长虹积极展开自救行动,并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为了打开美国市场,长虹与美国APEX公司达成合作。 谁曾想,APEX公司打着经销商的旗号,行的却是诈骗的勾当。 因签订了先供货后付款的协议,2001-2003年间长虹每年出口大量彩电,但却没有收到任何货款。据悉,美国APEX公司拖欠长虹的货款超44亿元,成了一笔坏账。
其三、多元化发展失败,反而拖累了公司; 尽管长虹拓展海外市场不成反被骗,但长虹仍然没有放弃自救,再加上逐渐失去了彩电市场的一哥位置,长虹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 据笔者了解,自2005年开始,长虹陆续向手机、IT、房地产行业发起攻击。不仅如此,在与电视相关的周边产品如机顶盒、电池等领域,也能看到长虹的身影。
但它的多元化发展仍然以失败告终,反而还导致公司整体业绩受到拖累。 时至今日,长虹正在国内电视市场节节败退,鉴于小米、创维、TCL市场地位稳固,长虹重新崛起的希望并不大。 http://www.wnfcw.cn/2038572.html http://www.wnfcw.cn/2038574.html http://www.wnfcw.cn/2038577.html http://www.wnfcw.cn/2038580.html http://www.wnfcw.cn/2038582.html http://www.wnfcw.cn/2038584.html http://www.wnfcw.cn/2038587.html http://www.wnfcw.cn/2038590.html http://www.wnfcw.cn/2038593.html http://www.wnfcw.cn/20385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