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查干湖年年大丰收,哪来这么多鱼?当地渔民道出实情

2021-12-29| 发布者: 融汇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近日,查干湖冬捕节开幕,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又名查干淖尔,蒙语意为“白...
最新在线看福利影视 https://www.totc.cc

近日,查干湖冬捕节开幕,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又名查干淖尔,蒙语意为“白色的湖”,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冬季捕鱼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保留至今的远古渔猎方式。

每年查干湖冬捕节,都要先举行祭湖仪式。在总指挥“鱼把头”的带领下,渔民凿开冰洞,第一网打上来的最大的那条鱼,就是渔民心目中的查干湖“头鱼”。千百年来,“头鱼”一直是吉祥、好运的象征。

事实上,从12月初,查干湖冬捕即已开始。截至12月28日,已打46网,总产量116万斤,最多的一网20万斤。

纵观查干湖每年捕捞量,从21世纪初,查干湖水域年产鱼量为3500吨左右(700万斤),而在2000-2007年左右,查干湖年产鲜鱼更是达到了5000吨左右,为何查干湖每年都在冬捕,年年大丰收,哪来这么多鱼?

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由于气候干旱、拦河筑坝和掠夺式捕鱼等原因,查干湖风光不再,面积锐减,一度由近500平方公里缩小到50多平方公里。

査干湖过去主要补给水源为霍林河,另外有沸儿河。沸儿河在特大洪水时能流入该湖。70年代由于连年干旱,霍林河水量连年减少,因此水得不到补给,致使湖泊逐年干枯,盐碱泛起,水质恶化.鱼产量逐年下降,致使1966年〜1969年停止生产。1984年引进第二松花江水,成为目前査干湖主要补给水源。引“二松”江水以后,水量逐年增加,水质得到更新,从而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查干湖还规定了休渔期,想要保证湖泊持续的产鱼能力,是不能一直让湖泊处于劳累状态的,每年都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渔期,发挥湖泊自身的修复能力,在1992年的时候,查干湖为了恢复自然,甚至封湖三年。

查干湖冬捕使用特制的渔网,网眼在六寸左右,留下大鱼,放走小鱼,从而保证了鱼群的可持续性。查干湖的捕鱼方式也非常传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查干湖的渔民分工很细,总指挥“鱼把头”选好“入网口”和路线,“镩冰的”沿路凿出200多个冰眼,“走勾的”和“扭矛的”用木桩在冰眼里编制一张大网,负责拉马的“马拉子”帮着绕动绞盘拉网收鱼,而“跟网的”“跑绦的”则负责拉网的保障工作。

而查干湖渔网长达2000余米,这也是为什么可以一网出水50万斤鱼的原因。

有经验的“鱼把头”,不仅会“识冰”,只要把耳朵贴在冰面上,通过水流声就能分辨出鱼群的位置。还会看“鱼花”,冬天,鱼喘出的气会在冰中形成一层一层的泡——“鱼花”,说明冰底下有鱼。传统的冬捕方式对生态环境基本是不会产生影响,有利于鱼儿的生长发育。

除此之外,这还和查干湖的投放量有关系,为了保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查干湖渔场自1992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向湖里投放鱼苗,每年都会投放大约1000万尾鱼苗,坚持“以水养鱼”“以鱼养水”的生态渔业发展模式,侧重于花白鲢、鲫鱼、草鱼、大白鱼的苗种投放,。

而一些人质疑查干湖的鱼是洗澡鱼,其实在查干湖水量的恢复,设定了休渔期以及大量投放鱼苗和漏掉小鱼的多重因素下,查干湖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查干湖的冬捕量一般限定在300万斤作用,不足湖中鱼产量的1%。没有必要用洗澡鱼蒙混过关。

查干湖渔民也说:“我们查干湖有自己的繁殖基地,每年春秋两季投放接近200万斤鱼苗,每年冬捕用的是6寸网眼(大网),小鱼漏掉继续生长,保持生态平衡,不能随意捕捞,鱼越来越多,而观看冬捕的游客很多,所以大家不要乱说洗澡鱼的问题”。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融汇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融汇网 X1.0

© 2015-2020 融汇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