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98柔情版下载 电视剧《婆婆的镯子》一开场,镜头就给到了上海外滩上的某相亲角。 这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随处可见交头接耳的老头老太太。相亲,一个年轻人皆会觉得尴尬,又似乎永远无法回避的词汇,就在这里蔓延开来。 相亲与自由恋爱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是先谈条件再相处,后者则相反。 不同的年轻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但在大多数婆婆那里,却都是统一的“相亲式”。 谁家儿子向妈妈报备谈恋爱的时候,妈妈第一反应都是进行“背景调查”,而张口问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哪的人?”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都市,似乎永远有一条“潜规则”:本地人的优越感。就算本地人自己没有,本地人的父母也会有,特别是在婚姻面前。 剧中的女主刘茵,就是被这种潜在的“优越感”挡在了婚姻的大门外。 她恋爱3年的对象石磊,上海土著,在银行工作,外滩有房。父亲石晋宇是大学教授,母亲李霜清是医院领导。 对于石磊的父母来说,带着这种条件出场的“男主”最次也得配一个上海本地的“女主”。因此,没有本地户口,成为了李霜清3年来一直对刘茵避而不见的那根刺。 但其实,上海户口,在李霜清的眼里并不仅仅是一张纸。 从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上海的落户情况不难发现,一个“外地人”想要落户上海,有这样几种方式: 1.高知:学问牛到这个城市非常渴望你的程度。2.高新技术:掌握着某种核心技术的能力者。3.高收入:能给税收增加肉眼可见的数字。 如果你不能满足上面的要求,那就要熬过7年之痒,但,也得是技术人员。 老人家的“三高”要命,上海的“三高”也不逊色。 所以,通过这些政策可以很轻易地推出一个结论:在上海9年的刘茵,没有拿到上海的户口,就直接和“三高”绝缘了。 李霜清想要的那一纸户口,不过脸上的一层金。这一点,从镜头给到李霜清那一刻便开始了。 约好了要见儿媳妇,李霜清却不急着下班,姑姑解说到:“不迟到个半小时,她就不是李霜清了。” 进门后,姑姑夸赞刘茵的果盘,无意间说到“这比我们家宴会请的人切得都专业”。 这个声音传到李霜清的耳朵里,就变成了“我的儿媳妇和你们家的宴会师傅一个等级”。 再转到周老板打电话,说“不是上市公司不谈”。李霜清便借机问起了刘茵父母的工作。 刘茵的父母都是小城市里的事业编制,没有丝毫可以长脸的地方。 如此的“鄙视链”,并不是发生在李霜清身上的个例。 《青春须早为》里孔浩的妈妈,对于姚佳仁没有本地户口的看法,和李霜清一模一样。听到姚佳仁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是普通工人的时候,更是从鼻孔发出了轻蔑的声音。 然而,不论是李霜清还是孔浩的妈妈,把户口当成儿子婚姻道路上的路障,是绝对愚蠢的行为。 “本地优越感”并不能秒杀一切,而且还有保鲜期。 就像片头相亲角里面那些剩男剩女,择偶的标准一退再退,从本地人到“中国人就行”,从有房有车到“嫁出去就行”。 李霜清像极了生活中的大多数婆婆。她的“优越感”和“鄙视态度”都摆在脸上,打着为儿子着想的旗号,最为难的也永远是自己的儿子。 “本地优越感”就像原本平坦的道路上,自己扔进去的绊脚石;又或是平静的风景照,偏偏要加上的胶片颗粒。 真正聪明的婆婆应该学会两点: 一是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外在条件永远比不上人品。 二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试图用自己的建议,减少儿子的“弯路”。 如此,才能拥有其乐融融的婆媳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