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家书都是亲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的重要载体,虽然现在的人有了手机、微信等工具,已经很少通过文字来表达情感,但纸短情长,字里行间所传达出来的情意,似乎比现代的沟通工具更加长久和深厚,对家人的思念和心境也更加地真切。 纸短情长,让我们首先来从家书里感受那隽永的母女之情。
“亲爱的妈妈:您好! 寒冬腊月,红梅报春。春节快到了! 我不禁想起八年前,我们一家带着丰盛的年货,从昆明赶往蒙自,与您和爸爸、哥哥嫂嫂、姪儿姪女们欢度春节的那些美好岁月;不禁想起您种的丁香花早已开满阳台,阳光下,父亲剪一大把花儿插到客厅……不禁想起您做的香肠、腊肉和酸汤的美味……花香,温馨浪漫;肉香,爽口幸福!” 一声“妈妈”唤出了多少儿女的依恋,勾起了多少父母的思念,一封家书赋予了文字灵魂,承载了感情的力量,体味了“家书抵万金”的意味深长。信中的妈妈和女儿,就是朋阳老年公寓的王庆华奶奶和她女儿牛兰。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远在昆明的牛兰无法到开远陪伴母亲过年,她把满腔的思念寄情于一纸家书,跨越数百里来到开远朋阳老年公寓王庆华奶奶的手上。牛兰给母亲的家书中,满载着浓烈的思亲之情,流畅优美的笔触写下的不是生硬的字迹,而是浓浓的爱意。
“在我们母女约定的每一个傍晚的通话里,总是能听到您愉悦的声音!每当我走在晚霞映照的釆莲河边,听着您说早上做操哂太阳,中餐晚餐吃到了爽口的饭菜,下午坐在轮椅上,护士们耐心推着参加了游戏,还得了奖品……此刻此刻,数百里以外的我和您一样开心!” 养老事业的逢勃发展,需要祖国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我们遇到了好时代,我为您庆幸!让近六十岁的我每天还能与93岁的您谈天说地、谈笑风生,何尝不是我的幸福!我只想抬头仰望蓝天,祈祷让这样美好的日子更长、更久……” 93岁高龄的王奶奶已是一位耄耋老人,她乐观、开朗、友善,在女儿牛兰的心中,妈妈是一位豁达、自立、坚强的老人。王奶奶入住朋阳老年公寓已近2年,在开远养老的日子,王奶奶悠闲、自由又舒服,交朋友,做手工、玩游戏、学知识......时而忙得不亦乐乎,时而闲暇轻松,老年公寓里丰富的文娱活动、闲暇的悠闲时光让王奶奶把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充实又欢乐。
无数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在王奶奶与女儿牛兰约定的通话时间里,总能从她的房间传出愉悦的笑声,这对平凡的母女分享着彼此生活的快乐,诉说着亲人间的无尽思念。
在王奶奶的言语中我们得知,女儿牛兰是一个性情开朗、谦虚好学、热爱写作的孩子。一张纸,一支笔,一份思念,女儿总是提笔亲手写下爱的倾诉,传递爱的温暖。《木棉花开》就是牛兰写的一本倾诉亲情和爱的随笔,也是她赠送给母亲的礼物,《木棉花开》中同样描写了母爱的伟大,字里行间让我们感受到了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这样的爱如雪、如阳、如小溪、如春雨,温暖和煦、滋润心田,着实让小编在爱的世界里酣畅淋漓了一番。 牛兰的家书中还写道:“回首这近几年您在朋阳养老院的日子,因为您乐观、开朗、友善,能够适应集体生活;因为您豁达、自立、坚强,能够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克服困难战胜病痛。使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良好。当然,这一切也归功于朋阳养老管理有方、医养配套。得益于他们的热情服务、悉心照顾,人性化地植入科学规范的管理,营造出一个和谐友好欢乐的氛围!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不在您身边,不能尽女儿孝道,内心时常不安。可您总是说,放心好了,热了开凉风,冷了开暖气,条件很好,不用担心。今年虽然疫情的原因,我们兄妹不能前往开远陪您过年,但是我们可以天天在群里看见您的日常,看见您在朋阳开心的生活,心中得到些许安慰。其实,大家庭里的许多欢乐,也不是小家庭可以给予的。”。 看到王奶奶在老年公寓生活的日常,看到她灿烂的笑容以及硬朗的身体,我们也像她的女儿牛兰一样,内心感到很欣慰。王奶奶的日常总是少不了和朋阳的护理员唠家常、谈心事,从天南地北聊到人生际遇,从闲言琐事聊到国家大事,每天总是畅所欲言,时而低眉浅笑,时而仰头大笑......有午后阳光下的搀扶,有夜晚灯光下的私语,有谈笑风生的热情,也有宁静安详的静谧,这些美好的场面总是和谐而又温馨。我们祝王奶奶在朋阳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里,健康如意,福乐绵绵,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