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游戏 https://www.td010.com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领导人深知海防的重要性,而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海军也是迫在眉睫,毛主席便把这个重任交到了开国大将肖劲光的手上,肖劲光这一干就是30年。 1979年,肖劲光出现了心肌梗塞,生命危在旦夕。这时,陈云亲自过问了肖劲光的平反问题。平反工作结束后,肖劲光十分感慨,他没有想到周恩来在去世三年后,仍然在保护着自己。 肖劲光将军 周恩来和肖劲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两个人从麻将桌上相识。此后,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彼此都在支持着对方,而周恩来生前的一句话竟然帮助肖劲光解开了无形的枷锁。 麻将桌上相识 肖劲光出生于湖南省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和任弼时是同学,因此他在青年时期就积极的参加到了学生运动当中。1920年,思想上追求先进的肖劲光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 加入组织的肖劲光表现积极,组织上为了培养他,决定派他前往苏联学习。他在苏联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了三年后,于1930年夏天毕业,同夫人朱仲止一起离开了苏联。 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 离开苏联的时候,肖劲光化装成了火车司机,从西伯利亚到海参崴,又乘船返回了上海,来向党组织汇报工作。 来到上海后,肖劲光住在了自己的岳父朱剑凡的家中。此时的朱剑凡已经身患重病,但他的革命意志却十分坚定,一直在积极参与自由运动大联盟的筹备工作。 朱剑凡有着强烈的革命愿望,他准备等到身体恢复后前往中央苏区继续工作。平常他把全家人组成一个战斗集体,从事革命工作。而他住的寓所对面是一个小酒店,实际上却是我党负责同志的秘密碰头地点和休息场所。 当时的上海随处可见国民党的特务人员,党中央的许多领导同志处境十分危险,周恩来、邓颖超、李富春、聂荣臻等人经常聚集到这里,摆上一桌麻将作掩护,在一起商讨工作,正是在这里,肖劲光认识了周恩来。 年轻时候的周恩来 肖劲光来到了上海后,中央组织部长兼军委书记周恩来决定派他到湘赣苏区工作。肖劲光来到湖南后,当地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破坏,处境艰难的他,只好再次返回上海,党组织又把他派往了闽西苏区。 1930年12月,肖劲光和李卓然一起乘船离开了上海,临行前,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在一条手帕上为两个人写下了介绍信,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肖劲光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周恩来:你这粗手大脚的人还能纺出这般纱来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由于日军的疯狂扫荡,加上国民党的军事包围以及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难。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困难,部分地方的抗日军民甚至都没有衣服穿,战士们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到了冬天都没有被子盖,连吃粮都变得十分的困难。 延安地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陕甘宁边区于1941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而大生产运动之所以进行的顺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级领导都以身作则,带头参加。 在杨家岭,毛主席在他住的窑洞对面的山沟里,开垦出了一块长形的耕地,种上了蔬菜等农作物。毛主席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去浇水、拔草。而周恩来、任弼时等人都有一架手摇纺车,他们同女同志一样盘腿而坐,练习纺纱。 有一次,延安召开了纺纱比赛,肖劲光同周恩来一起参加了,周恩来看着肖劲光纺纱的质量还可以,于是就主动夸奖道:“真看不出你这粗手大脚的人,还能纺出这般好的纱来。” 肖劲光笑着回答道:“我这是祖传的手艺。” 周恩来饶有兴趣的问道肖劲光这是怎么回事。 肖劲光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父亲就是一个手工业的工人嘛。” 战士们在生产运动中竞赛 周恩来听后哈哈大笑着说道:“怪不得你会纺纱呢。” 其实,肖劲光不过只是开了一句玩笑,他的祖父和父亲是农村的手工业者,经常走村串户,给人家织布纺纱。但是肖劲光真正练习纺纱,也是在大生产运动开始的。 肖劲光在刚开始的时候,纺出的纱不是太粗就是太细,后来纺纱多了才练的比较均匀,而周恩来、任弼时的的进步相对比较快,两个人在纺纱比赛中还获得过不少奖状呢。 肖劲光与军委意见相左,周恩来巧妙解决 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革命斗争,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海防建设的重要性,毛主席亲自点将,把海军司令的重任交到了肖劲光的手上。 肖劲光将军 肖劲光走马上任后,学习了大量的海军知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海军建设的方针,同时他还兼任了海军学校的校长,为新中国的海军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1953年8月,军委根据党中央关于紧缩开支的精神,在海军会议上提出,将中苏两国已经签订的海军三年订货协定,进行缩减。 对于中央军委所下发的通告,肖劲光却秉持不同的意见,出于对海军建设的考虑,肖劲光给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适当的调整军费。 这封信送上去后,肖劲光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答复,但是党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同志们都在认真的考虑着海军的建设问题。 信件送上去了,可是肖劲光的心理总是感觉有点不妥,因为自己作为海军的负责人,直接与军委提不同的意见,这在我军建设史上是不多见的。 肖劲光与海军将士们 周恩来作为国务院的总理,思考的更多,海军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物资,更需要国家重工业的支持,这些都需要他来亲自统筹规划,可是具体到缩减海军的订单,他也有难处,可是中央军委所做出的的通知又是集体研究决定的,周恩来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1954年2月,周恩来邀请邓小平、黄克诚、彭德怀、李富春等人对海军的建设计划问题,作了一次专题研究。 会议开始后,肖劲光首先发言,他详细的汇报了海军五年计划的内容,主要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苏三年订货协定提供的武器装备,另一部分打算是在后两年增加的,总计需要外汇13多亿卢布。 紧接着,邓小平、陈毅等人纷纷讲话,他们都一致主张集中国家的主要财力去发展重工业,关于各个兵种的建设工作,都应该最大限度的缩减。 周恩来在会议上讲话 毫无疑问,上述的观点都正确,都是从国家建设的角度来出发的。针对海军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周恩来在讲话中说道:“从我国的造船工业发展速度、国家财政能力、和苏联签订三年海军协定的角度出发,海军五年建设的计划应该是在五年时间内实现中苏三年海军订货协定,即以苏联根据协定供应的海军装备,作为我国海军五年建设计划的方案,不可能再增加新的两年订货计划,” 周恩来所提出的意见,不仅照顾了海军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样又服从了国家建设的大局,参会的众人都一致同意,肖劲光也表示心服口服。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将这次讨论的意见,向毛主席、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作出了报告,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肖劲光(左一)在视察海军建设 陪同周恩来海上大阅兵 1957年8月1日,这一天是我国建军三十周年纪念日,中央军委决定在青岛进行海上阅兵,肖劲光在建军节前夕来到了海军基地,检查海上阅兵的筹备工作。 当时,毛主席和周恩来提前来到了青岛开会,肖劲光去看望毛主席的时候简要汇报了这次海军建设的具体情况。毛主席对海军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非常满意,他当即表示要看看海军。 此时的青岛,虽然已经到了盛夏,但是并不炎热,特别是早晚,海风更是一阵阵的吹来,毛主席因为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在游泳的时候着了凉,结果感冒了。 毛主席就委托周恩来代自己检阅海军队伍,时间就定在了8月4日的上午。肖劲光当天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和大家一起拟定了检阅的方案。 毛主席与肖劲光 8月4日上午,肖劲光起得格外的早。早饭后,他同各海军的领导陆陆续续地来到了码头。此时,由青岛海军机关、学校、部队组成的军官队伍已经整整齐齐地排到了码头上。 肖劲光向青岛基地司令员马忠全了解大概情况后,得知一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便前去迎接周恩来的到来,肖劲光向周恩来详细的汇报了检阅的程序。 周恩来听后说道:“就按照你们的计划来进行,不过要抓紧时间,下午的会议我们还要讲话呢。” 肖劲光心里感慨道:“总理真是日理万机啊。” 9点多,周恩来在乌兰夫、罗瑞卿、韩先楚、陈再道等人的陪同来到了海军码头。胶州湾海面,一艘艘舰艇和潜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各舰艇全部挂满了旗帜。旗下指战员列队立正站定,接受周恩来的检阅。周恩来站在检阅艇上,每经过一艘舰艇的前面都向官兵们致节日的问候: “同志们好!” “总理好!”官兵们的声音响彻海空。 肖劲光陪同周恩来检阅中国海军 检阅完海面上的各舰艇指战员后,周恩来登上了检阅旗舰。旗舰上的官兵在甲板上列队迎候。肖劲光代表海军指战员向周恩来致欢迎词,肖劲光满怀激情地说道: “敬爱的周总理,今天我们怀着庄严和愉快的心情,接受您的检阅,我代表全体指战员向总理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词。 致辞结束后,周恩来开始向全体将士们讲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建军30年了,30年里,人民解放军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苦的斗争,保证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正在保卫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周恩来在检阅海军 周恩来讲话结束后,便开始了海上分列式,两架水上飞机从旗舰右侧滑翔起飞,摇摆着机翼向周恩来致敬。接着,潜艇编队、猎潜艇编队、快速炮艇编队、鱼雷快艇编队依次驶过,海军航空兵的歼击机群和水雷轰炸机的编队越过上空,周恩来含笑点头称赞。 最后,又进行了潜艇表演和航空兵的跳伞表演。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海上阅兵式圆满结束。 整个阅兵式上,周恩来始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这时,广大受阅官兵请求总理为海军题词留念。 周恩来欣然答应,用他那独特的“周体”挥笔写下了几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同志们,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和壮大!希望你们为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足以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的海军而奋斗不息! 最后,周恩来与受阅官兵共同合影留念。 肖劲光在底下视察 肖劲光一直珍藏着这次检阅时与周恩来的合影,并把他放在房间的最显眼处。其后,虽然岁月的流逝磨去了他对许多往事的记忆,但对这次周恩来检阅海军,他却一直记忆犹新,甚至是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因为海军的建设倾注了周恩来的巨大心血,肖劲光觉得所有的海军官兵都应永远铭记在心。 周恩来生前一句话,帮助肖劲光解开无形枷锁 肖劲光在建设海军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那段特殊时期,他承担的压力更多,辛亏他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 1966年,党中央在北京举行了大阅兵,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了检阅,同时还有肖劲光、苏振华、李作鹏等海军领导人。毛主席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海军司令还得肖劲光来当,肖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 阅兵式现场 1973年2月20日晚上,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召集会议,军委领导同志、海军常委列席会议,讨论关于海军扩大建设的问题。 整个会议都由周恩来主持,会议之前,周恩来对着肖劲光说道:“你一定要以全党的大局为重,要以海军的大局为重,好好工作。” 整个的会议进行的十分顺利,就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到了关于九届一中全会的选举问题。这时,有人指责肖劲光不投毛主席革命线路上的人的票。 周恩来突然话锋一转,大声说道:“主席是不主张查票的”。 周恩来说的这句话虽然很轻,但是与会人员都听到了,有人查票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党的组织原则。 周恩来在与他人洽谈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亲自打来电话进行了慰问,他亲切的说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再谈.....。”周恩来的一席话,使肖劲光很受感动。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全国人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肖劲光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极其悲痛,他望着墙上的周恩来画像,眼泪总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果断采取措施,结束了“十年浩劫”,党和国家开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老同志的平反工作也摆在了眼前。 1978年,肖劲光患上了心肌梗塞,病情垂危,当他清醒过来之时,他向叶剑英提出请求,希望可以加快自己的平反工作。 周恩来逝世 叶剑英做出了指示,他向邓小平建议道:“肖劲光同志是一位很老的同志,他所提出的问题应该重新考虑,从而做出正确的结论。” 在叶剑英的催促下,总政治部开始进行调查处理,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导致平反工作进展的很慢。 1978年11月,肖劲光再次心肌梗塞,病情变得更加严重,肖劲光再次向组织提出了平反的问题。邓小平专门去医院看望了肖劲光,他对着肖劲光说道:“好好养病,你的问题一定给你弄清楚。” 紧接着,陈云开始过问了肖劲光的平反问题,调查结束后,陈云亲自写信给邓小平,信件中提到1973年的中共十大上,周恩来曾经对着肖劲光说道“你度过了一场很大的风险”,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肖劲光是受害的。 晚年的肖劲光 肖劲光自己也没有想到,周恩来在去世三年后,竟然还会保护着自己,正是因为周恩来生前的一句话,使得自己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解决。 在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人的关注下,加上周恩来生前所留下的话,肖劲光的问题得到彻底平反。 此时的肖劲光不仅感谢伟大的党,更加感激敬爱的周恩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