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序章:解放军大战高平,他们却被遗忘在敌阵中这一天是1979年2月21日,此时,距离中越边境响起隆隆炮声已经有整整四天了。1975年5月,南北越统一。当时得到新中国大力无私援助的越南在抗美战争中打败了美国,又得到苏联出于大国博弈考虑的军事援助。很快,装备大量苏式先进武器的越南开始忘乎所以,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从1976年开始,穷兵黩武,妄图称霸中南半岛的越南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屡次劝告而一意孤行,制造了一系列流血事件,并占我疆土,杀我人民,导致我云南、广西沿边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忍无可忍的中国集结了9个军、29个师,共56万余人的兵力,于1979年2月17日从广西(东线)、云南(西线)两个方向对越南侵略者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作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解放军官兵东线的中越两军首先在越北重镇高平爆发激战。21日这一天天还没亮,作为东线北侧主力的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沿着崇山峻岭中的小路向班庄、扣屯进攻,从背后包抄高平。由于清晨山谷中的雾气弥漫,越军一开始没有发现解放军的行动,等到解放军冲到面前才仓促迎战。很快双方就爆发了激烈交火,越军不敌,边战边退,而我军部队展开迅速穿插,就在这一次迂回穿插行动中,陈书利和战友们失散了。陈书利,1956年生,湖南省衡南县人,1977年入伍,时任41军121师361团8连班长,和出生于衡东县(与衡南县同属衡阳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是半个老乡。 高平之战形势图别看陈书利当时才23岁,他在参军入伍之前就曾经当过很长时间的民兵,因而练就了一手不凡的射击本领,这在战争年代可是最金贵的本事!虽然周围全是茂密的树林,只有自己一个人,陈书利却并不慌张,在战场上只有沉着冷静才是生存下去的基本要素。他很快聚拢了和他一样因为大雾而和战友们失散的另外六位战士,但不妙的是,六人中有一半都负伤了。更加不妙的是,他们七个人总共只有一支冲锋枪,两支半自动步枪,相当于有四个人没有武器,他们在敌情不明的敌占区简直如同进入了狼群的七只羊,随时可能被冒出来的敌人一口吃掉,连骨头都不会剩下一根。 如今高平山区的情况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由于陈书利是七人中“级别”最高的,因此他立即被六人共同推举为这个临时战斗小组的指挥员。在展开行动之前,陈书利迅速了解了一下我方其他六人的情况。他发现,七个人竟然来自四个不同的连队,其中有某部副班长韦程儒,某部机枪班副射手陈武贤,某部战士胡清祥,负伤的机枪班班长黄志荣,还有两位负伤的战士熊武俊、马占社。根据这一轮初步了解的结果,身材魁梧,战斗经验丰富的陈武贤是当之无愧的主力,韦程儒有一支半自动步枪,但是他之前一直是负责后勤给连里种菜的,所以射击技术马马虎虎。胡清祥没有枪,因为他原先是负责运送迫击炮的,虽然他此时没有迫击炮,但他是没有挂彩的战斗力,因此陈书利让韦程儒把自己的半自动步枪给了小胡。迫击炮手马占社也没有枪,他的膝盖负了重伤,一条腿不能走路了,陈书利暗叫可惜,如果小胡有迫击炮,加上小马就可以组成一个迫击炮小组了! 战前宣誓的解放军战士他没有多想,把自己和其他战友的手榴弹交给了韦程儒,让他负责投弹。很快,太阳爬上了山头,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陈书利手搭凉棚遥遥望去,心中咯噔一声,大呼不妙。原来他们七人所处的位置刚好是峡谷中间的一个盆地,而附近的山头上都是越军的据点,刚才大雾弥漫,越军不知我军穿插部队虚实,又怕打到自己人,所以没敢开火,他们的据点也就没有暴露。他们真正的是进了狼窝,后来陈书利才知道,这个地方叫“郭主”,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峡谷,而是越军朔江246团与那怀346师师部交通联络和后方保障的必经之地。此时他们距离国境线有80多公里,而且和上级部队失去了联络。上级部队根本不知道他们七个人现在被困在这个无名的峡谷里,也就不可能派部队来接应他们。 自卫反击战时期的越军要想回到国境线内,白天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就他们几个人既没有重武器也没有接应,还没接近越军据点就被敌人的机枪给安排了。可是白天回不去,就意味着七个人要抵抗全副武装、拥有机枪和迫击炮、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整整一天!其实陈书利的估计还是乐观了,因为当时驻扎在周围山头上的越军足足有一个营,兵力是他们的将近一百倍。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有一排品字形的矮房子,这是一个越南人平时用来堆放化肥的仓库,在平时他们绝对不会进这个仓库,因为进去了就相当于成了这一带唯一的目标,很容易被敌人包围而一网打尽。这个小仓库就好像是一个渔民用来捕虾的篓子,只要进去了就很难出来,因为到时候再出来反而会引起越军的注意。 化肥仓库,陈书利他们那个肯定比这个简陋多了如果困守在仓库里,没有粮食也没有水,那就只有饥渴而死的结局,虽然化肥可以种菜,但是人总不能直接吃化肥吧?为了避免直接暴露在越军的火力下,现在陈书利没有选择,只好命令战友们先撤进化肥仓库。其实这个化肥仓库的墙全是泥巴糊的,别说挡炮弹了,就连子弹都挡不了。陈武贤只轻轻踢了一脚,就踢得墙上白灰簌簌而落,他下意识地骂了一句:丢!陈书利急忙制止他再踢第二脚:这个哥们在前两天的战斗中用手榴弹活活地砸死了一个越南兵,力气实在大得吓人,如果再让他踢几脚,说不定整面墙都要倒下来了。既然土墙靠不住,那只能就地取材了,走投无路的七个人,除了三位伤员不能干体力活,其他四人立即全力开动起来,不过一个小时就用一袋袋的化肥垒起了一个临时工事。 我军使用56式冲锋枪向敌射击从1950年到1975年,25年里新中国总共援助了越南200多亿美元的资金,还有不计其数的物资、武器装备,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毫无疑问,这些化肥就是用新中国援建的工厂和技术制造的。陈书利也没想到,有一天新中国援助的技术和物资,竟然是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为新中国打击蛮横无理、野心勃勃的越南侵略者做贡献!几人环视了一下这个临时掩体,心中只能苦笑:这些化肥袋总共围起来一个不到五平方米的狭小空间,七个人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挤在里面。而且袋装化肥只能防子弹,对于迫击炮、无后坐力炮毫无抵御之力,越军只要一发炮弹就可以把他们几个人全部报销。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比坐以待毙强。 严阵以待!二、第一天的血战堆起来的白花花的化肥袋很快暴露了解放军战斗小组的位置,上百名越军兵分三路向小仓库包抄过来,来到陈书利他们所在地不远处,越军一边叽里咕噜地怪叫着,一边向掩体猖狂射击。陈书利他们虽然有七个人,但是真正能拿枪战斗的只有四个人,他迅速把三人分开顶住三面,留韦程儒一人监视各方,一旦有情况可以及时提醒。另外三名伤员静静地坐在掩体里,怕影响准备战斗的战友,忍着伤处的剧痛硬是一声不吭。没有援军,没有补充,但是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害怕,所有人心里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和这帮狗X的拼了!他们实在太过分了,吃着中国产的粮,拿着中国造的枪,穿着中国纺的衣服,是我们帮他们打败了美帝侵略者,结果却反过来打我们!还说什么“只要是开着木棉花的地方,都是越南的领土”,做他的春秋大梦吧! 对越反击战中的解放军战士这三年多来,越南方面迫害驱赶国内的华侨华裔20多万人,在中越边境蓄意制造冲突700多起,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和群众300多人,这一笔笔血债,我们一定要向敌人讨还!陈书利等人握紧了手中的钢枪,100米,50米……敌人越来越近了,都已经可以看到他们钢盔底下的丑恶嘴脸了,陈书利蓦地爆发出一声大喊:打!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对一路送到国境线的广西父老乡亲的感激,都在这一声“打”中迸发出来了!子弹像一道火舌直吐了出去,又像一把镰刀在收割稻草,越军一下子被撂翻了好几个,剩下的赶紧卧倒,用步枪向陈书利他们胡乱射击。韦程儒虽然枪法不行,但几年来耕地种菜,那两膀子腱子肉可不是白练的,他猛地甩出一枚手榴弹,轰地在越军队形中炸开了,几名敌兵血肉横飞。 向敌人猛烈射击只听他咬牙切齿地叫道:这一枚,是被你们害死的老乡的!紧接着又是一枚,炸得越军鬼哭狼嚎。这一枚,是牺牲的战士的!此时越军的人数多,目标大,随便一颗手榴弹就能炸死炸伤好几个越军,而越军却出乎意料地没有使用手榴弹,只是用步枪和冲锋枪远远地和解放军对射。陈武贤和胡清祥没想那么多,打得兴高采烈,陈书利却微觉奇怪:敌人怎么不用手榴弹?有一个陈书利他们事先根本想不到,也是帮了他们大忙的因素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越南方面没有抓到一个解放军的俘虏,这对于自封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来说,无疑是十分丢脸的。无论是哪一支越南部队都想着抓到解放军的俘虏,哪怕一个也好,那都是毫无疑问的奇功一件!所以,越军在发现这支中国孤军之后,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抓活的。 反击战中的越军在第一天上午的战斗中,越军自恃兵力、火力占绝对优势,希望通过围攻迫使中国军人投降,所以没有考虑使用重武器,否则陈书利等七人哪里还有命在!这就像当年赵子龙怀抱阿斗单枪匹马在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曹操因为想收降赵子龙命令手下不许放箭,不然数万大军乱箭齐发,赵子龙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逃出生天。一上午越军向陈书利等人所在的化肥仓库连续发动了八次冲锋,都被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打崩了,死伤遍地。在混战中,一发越军俯射的冲锋枪子弹从仓库的墙上穿了进来,打在地上又反弹,好巧不巧,正好打在胡清祥的太阳穴上。陈书利下意识地惊叫一声:小胡!说也是走运,那枚跳弹虽然打中胡清祥要害,但力道早就衰了,所以只是嵌进了皮肉,并没有打伤骨头。 当时,火力强大的AK47已经成为越军的主战装备胡清祥伸手把子弹拔了出来,鲜血随即流出,染红了他半个脸颊和肩膀。就算换了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负伤了也免不了心慌,何况他只是一个19岁的半大孩子啊!负伤的胡清祥暂时无法战斗了,他斜靠在掩体上,语气坚定地说:班长,咱们誓死不当俘虏!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像个人样。他手上是一枚已经拧开了弹盖的手榴弹,如果拉了弦掩体里的七个人就全完了。陈书利吓得全身都出了一层冷汗,急忙一把按住小胡的手说:宁死不当俘虏,这个想法是好的,可是我们手里还有枪,还有子弹和手榴弹,敌人还在往上冲,我们打死他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消灭他们越多越好!胡清祥和陈书利都是湖南老乡,乡音听起来格外亲切,他放下了手榴弹,对大自己不到四岁的陈书利说:哥哥,我听你的!我不会炸死自己了。 手榴弹拉弦这时,一边的陈武贤嘟囔说:丢,你想死,老子还不想死呢!这个长相粗豪,却生性乐观的广东汉子和其他人不一样,别人想的都是万一不行就和敌人同归于尽,而他却一直在想办法活下去。确实命运偏爱开朗的人,在战斗中陈武贤宽松的军裤不知不觉就被子弹穿了4个弹洞,他自己却毫发未损。三、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战旗越军在连续八次进攻都被击退之后,明白这次遇到了硬茬,于是开始想其他的猥琐办法。他们派出一个排的人马在正面进攻,又派出几个人沿着仓库背后的铁桥过河慢慢接近,想要来个突然袭击。但是他们还在桥上的时候就被韦程儒发现了。最前面的三个家伙距离仓库已经只有七八十米,在这个距离用步枪足够了,陈书利让陈武俊和韦程儒两支枪顶住前面,自己拿起56式自动步枪,准备给越军送个惊喜。 解放军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是人民解放军第一种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军仍在大量装备的一种枪支,这种步枪射程可达480m,射击精度较高,子弹威力较大。虽然“56半”在丛林作战中不及AK-47火力猛烈(人家毕竟是自动步枪),但是在这种开阔地,送几个越南兵回老家问题还是不大的!陈书利当年在民兵队伍中就是出了名的神枪手,曾经打出3枪27环的好成绩,此时他压下心头纷至沓来的各种杂念,仿佛对附近的密集枪声充耳不闻,只是冷静地举枪瞄准,“啪!”第一枪就撂倒了最前面的一个越军。跟在被干掉的敌人身后的那个家伙本能地直起腰想要把同伙的尸体拖开,陈书利手起一枪,又打死一个,吓得第三个越军根本不敢直起腰杆,只能把身体紧紧地贴着铁桥往回蠕动,看起来就像是在桥上滑行一样。“56半”比56式冲锋枪的精度高一些,如果装上瞄准镜,其实是可以当狙击步枪使的。 当时,“56半”是解放军的主要武器陈书利的枪口随着敌人的蠕动慢慢移动,敌人爬过桥头,躲到了大石头后面,陈书利却一点也不急。那个家伙不可能当一辈子缩头乌龟,总要伸头出来的。终于,那个越军猛地从石头后面窜出来想要溜走。就怕你不溜啊!陈书利又是一枪,三发三中!那个敌兵当了这么久的乌龟,干脆让他省点力吧!战友们都笑了,仿佛他们不是处在敌人的包围圈中,而是用枪给敌人一个个“点名”。这就是为了国家荣誉、民族利益而视死如归的当代英雄,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浩然正气,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滋养的壮怀激烈!祖国的土地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到了下午,越军死伤累累却一筹莫展,终于打消了“抓活的”这样的荒唐念头,开始用六零炮轰击化肥仓库。 60mm迫击炮,即“六零炮”炮弹不断地在英勇的解放军周围爆炸,终于一发炮弹穿破了仓库的屋顶,直接炸在了化肥袋堆成的掩体前面。“轰!”白雾弥漫,仓库里一团模糊,包围在仓库外面的越南兵欢呼起来,他们都以为里面的解放军已经被炸死了。结果,企图闯进屋子的越军又一次被我击退,但是他们冲得一次比一次近,敌人的尸体都已经堆到了门口。而且七勇士的子弹越来越少,手榴弹也不多了。在战斗的间隙,陈书利从背包里找到一张皱皱的牛皮纸和一支笔,平静地说:来,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番号写在上面。纸片在七个人手里快速地转了一圈,大家出乎意料地默契,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说话,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张纸可能就是他们最后的留言。 疲惫的解放军战士祖国母亲啊,希望你有朝一日会知道,1979年2月21日,在这不为人知的峡谷里,有7名你的好儿子宁死不屈,为了保卫你英勇牺牲了。红日西斜,越军第十次也是最疯狂的一次冲锋开始了,他们在炮火和手榴弹掩护下狼奔豕突,终于冲进了小仓库。让越军心胆俱裂的是,在几乎被炸成一片废墟的仓库里,有几个浑身浴血的挺拔身影,仿佛不可战胜的天神一般向他们射来复仇的子弹。五六个越南兵几乎是来不及开枪就被当场打死,还有两个隔着薄薄的土墙也被陈书利打死,由于越军离得太近,陈武贤的一发子弹穿过第一个敌兵,又打死了跟在他身后的第二个敌兵,双杀! 《威震峡谷七勇士》连环画当时,能够起身作战的只有陈书利,陈武贤和韦程儒三个人,但是负伤的战友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帮忙送子弹并投掷手榴弹,狂妄无比的越军并不是没有领教过解放军的厉害,但这肯定是他们领教得最厉害的几次之一。在整整一天的激战中,陈书利一人打死了20名敌人,陈武贤打死了19名敌人,韦程儒、胡清祥也打死了起码10名敌人,打伤的敌人难以计算。就是这么带三个伤号在内的七个人,居然干掉了越军差不多两个排。越军的第十次进攻也被打垮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陈书利他们精疲力竭,整整一天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累得只能躺在地上大口喘粗气。就算晚上敌人不来进攻,但是明天早上怎么办?要是这群畜生再这样打一波,那可真的挡不住了。 双方的激烈战斗四、最后的战斗:我已准备好为祖国、为人民、为党付出一切!夜幕降临,陈书利的头脑也随着战场的沉寂而冷静下来,他苦苦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放弃生的希望。直接往北冲肯定是不行的,现在他们有四个伤员,根本不可能快速行动,更不可能闯过敌人的火力网。既然往北不行,那就索性虚晃一枪,来个朝南迂回,然后从越军白天曾经偷渡过来的小河那里溜过去。陈书利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他把韦程儒和陈武贤两个人找到一起,说道只需如此如此……冰冷寂静的夜里,突然响起几声刺耳的枪响,伴随着“轰”的手榴弹爆炸声,本来已经进入梦乡的越军纷纷警醒:中国人要突围! 战友凭记忆绘制的当时态势图他们迅速从据点中冲出,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已经被炸塌的仓库,然而等到几个不怕死的大着胆子冲进仓库时,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中国人趁着夜色撤走了。追!他们带着伤员肯定跑不远!越军迅速分散包抄,他们打着手电,照见地上的脚印向南延伸,虽新却杂乱无章,看起来好像是往几个方向分别跑走的。敌人的军官觉得不可思议:南边是我们的地盘,这帮中国人怎么反而往南边走?这肯定是疑兵之计!于是又连忙带人掉头往北搜索。兵分几路一边警戒一边搜索的越军追到小河边时,发现脚印不见了,他们跑到了河对岸。事实上,陈书利他们分成三股,本来打算朝南跑之后折向北,但是由于夜色昏暗,道路不熟,七个人在大山里走散了。 多年以后的马占社(右)和胡清祥(左)轻伤的胡清祥带着马占社没有能过河,他们在大山里迷了路,兜了个大圈子。马占社因为腿断了走不了路,胡清祥把他安顿在山洞里,下山取水时又遇到了越南兵,他临危不惧,猛地扔出四枚手榴弹炸倒了四个敌人,趁乱逃脱。两个人在山里躲了两天,最后遇到了打回来的解放军大部队,平安脱险。韦程儒、陈武贤带着负伤的熊武俊过河之后翻过大山往北走,陈武贤当先开路,硬是从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道来,两天后也遇到了自己的部队,安然无恙。陈书利和负伤的黄志荣一队,第二天早上走进了一片地瓜田里,快饿昏了的二人如获至宝,正打算挖地瓜来吃时被越军的便衣队发现,陈书利让黄志荣快走,自己和越军展开了对射。黄志荣踉跄跑了一段,冲上一条公路后昏倒了,结果好巧不巧的是又有一队解放军路过,他也被救起,幸免于难。 战斗英雄陈武贤只有陈书利一个人在混战中被敌人追进了半山腰一个山洞里,因为没有东西吃,他只能吃不知名的树叶,舔岩石上凝结的露水,敌人试图冲进山洞,又被他打退。这股便衣队只有七八人,由于怕遭到陈书利突袭,又和其他的越军一样想抓活的俘虏,索性耐耐心心地在山洞外面蹲守下来,打算等到陈书利饿得动不了,再把他生擒活捉。到了2月24日早上,陈书利已经快连举枪发射的力气都没有了,他挣扎着写下了这样的话:首长们、同志们:假如我牺牲,我感到无限光荣,因为我一个人就打死打伤敌人二十多名,已经够本了。但请你们把我的尸体带回祖国,转告我的父母,请他们不要悲伤。他们的儿子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已献出了一切……2月24日下午,我军主力完成对高平的三面包围,并发起总攻,滞留在高平以北的越军惊恐万状,纷纷南逃,与我军回师向北清剿的123师等部发生激战,随后逐一被我歼灭。 战斗英雄陈书利蹲守在洞口的越军便衣队反而给我军大部队“提了醒”,被全部消灭,奄奄一息的陈书利最终获救。2月25日,解放军攻克高平,战役胜利结束。战后,陈书利和陈武贤都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同时被授予一等功。胡清祥荣立一等功;黄志荣荣立二等功;韦程儒、马占社、熊武俊荣立三等功。“峡谷七勇士”的大名一时传遍全国。多年以后,这七位当年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好战友,好兄弟还时常把酒谈心,追忆曾经的峥嵘岁月。向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杀敌,威震敌胆的英雄儿女们致敬!祖国为你们骄傲,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多年后黄志荣(左一)陈书利(左二)和战友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