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我们是认真的!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对于微信用户而言 “清粉”这词不陌生 一些所谓“清粉软件”宣称能快速清理 久不联系或被对方拉黑的好友 但千万当心:背后暗藏陷阱! 上海警方10月28日召开发布会, 通过真实案例提醒: 有犯罪分子打着“清粉”的幌子 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并以此牟利 “清粉软件”广告 今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在网络巡查中发现一条重要线索: 一款应用程序存在表面“清粉”,实为“引流”的违法行为。 接到线索后,闵行警方通过2个多月的调查,挖出一个利用“清粉”软件非法获取用户数据的犯罪团伙。 今年9月中下旬,闵行警方在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指导下,先后在上海,四川,浙江,湖南4地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额超过800万元。 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之一 这种“清粉”软件是如何“暗度陈仓”的? 前不久,做“微商”的郑小姐想给自己朋友圈“清粉”,在一家网络交易平台上,她发现了一款“小麻雀清粉助理”,广告注明“清通讯录”。支付了5元服务费后,客服给了郑小姐一个登录密码。 郑小姐打开“小麻雀助手”的登录网址,输入客服给的登录密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二维码。 客服提示郑小姐使用手机扫码登录,随即后台系统开始对扫码的手机进行深入“扫描”。 “很快的,我估计只有2分钟都不到。”郑小姐的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收到了一份“体检报告”:除了显示已检测好友数量外,还将那些屏蔽自己的好友名片逐一推送给她。 清粉流程 直到案件侦破, 像郑小姐这样的“清粉”用户都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已经被窃取。 警方分析发现,犯罪团伙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秒级”获取了手机里的公民信息,直至案发,无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根本不知道, 这些公民信息数据已被传输到了犯罪团伙的服务器上。 经审讯,犯罪团伙不仅用程序非法获取公民信息,还将这些公民信息出售和非法使用,从中牟利。该团伙通过14个月的运维, 已从中非法获利80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已被闵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段某等三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闵行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建议 使用过清粉程序的用户 应尽早更换密码 福 利 活 动 关注 “中科云选” 参与免费赠书活动 还有更多精彩活动 戳文末阅读原文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来源:新闻晨报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 公众号ID:kepu_china 科普,我们是专业的!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 国家科普门户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抖音充值 ![]() |